古钟与张大爷
遂中有一口古钟,至今在停电或考试时,仍发挥信号的作用。古钟原为天上宫后宫佛教用钟。因时代久远,字迹模糊难辨。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已卯岁首建”。天上宫建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已卯为光绪五年,据此可推知它是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此钟一经重击,声音噌吰有似周景王之无射;慢则声音悠扬悦耳,又似魏庄子之歌钟。1952年,遂宁高级中学因校舍太窄,部分学生借住于此,发现此钟。与联中合并,迁入涪江女中校址时,因学生较多,当时又无电铃等设备,为统一学校起居作息信号,便雇人把大钟从天上宫搬运到学校作为信号使用。大钟一响,声震数十里。如果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么遂中的钟声则要响彻斗城了。钟声“象征着号召、振奋和朝气蓬勃”。有学生说:“听到学校的钟声就感到兴奋,想起应作的事就马上去做。”可见古钟的作用。(见杨俊《五十年代的遂宁中学》)古钟一搬到遂中就与张大爷(名海全)结下了不解之缘。张大爷时任遂中工友,他一个人负责全校水、电、油印等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师生都尊称他为张大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打钟几十年非常准时,从不出错。直到现在人们一看到大钟就会联想到他那矫健的身影、打钟的动作。古钟的地点,几经移动。其初在原医务室前,后移至二食堂前,今存于鸣谦路中段的雷锋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