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省遂宁中学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德育之窗 主题教育活动
遂中高中语文教师参加四川省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2023-4-21 09:53| 发布者: daichangjie| 查看: 1717

阳春四月,春和景明,教研之道,贵在笃行。为进一步学习群文阅读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探究群文阅读和整本书教学的新路径,在遂宁中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语文教研组的具体安排下,4月14日至16日 ,我校漆芳芳、李姝漪、申悦、邓欣4位语文老师赴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参加了四川省2023年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活动开幕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教育科学院主办,绵阳市教育科学院主办,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绵阳外国语学校承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树人教育研究院协办,堪称四川语文教育界的盛事。遂中老师们聆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分别在四个会场观摩了51节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课,领略了51位语文教师的不同风采,此行可谓盛载而归,收获满满。

▲活动现场

专家讲座明方向

▲专家讲座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高中语文教研员、此次活动主持人段增勇老师在发言中提出了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归根结底,阅读教学是要让学生把书读起来,把书读进去,运用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宏观理论指导实践中的微观课堂,使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不断生长。语文同仁们需要不懈坚持,始终坚守,日积月累,终成大观。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于泽元教授做了《义教课标修订的内在逻辑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报告,于教授指出,教育要立德树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转向就是从知识学习到育人为本,化知识为素养,培养创新型强国人才。

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学要以素养为导向,因为素养成功养成是复杂情境、自主参与和心智运作共同作用的结果。随后,余教授分析了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困境与再概念,明确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学习,并在剖析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理念与架构的基础上,分享了大量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的精彩课例。于教授的讲座可谓格局高远,内容充实。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从华教授做《汇聚共识、聚焦能力——关于阅读“教学内容”的三层次问题探讨》专题报告。王教授以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为出发点,先从教学哲学的层面阐释了教育的意义,再从课程内容方面指出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最后,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明确了阅读教学的培养对象主要为普通阅读者,要建构基于语篇类型的阅读,并总结了可供参考的阅读教学经验。王教授的讲座可谓惊喜频出,深入浅出。

群文阅读赏群芳

▲群文阅读

来自四川省内21个市州的22位选手,与重庆、甘肃、贵州的3位献课老师一起,为与会老师奉献了25节精彩纷呈的群文阅读课,深厚的教学功底、新颖的教学方法、自然生成的课堂氛围都让与会老师们赞赏不已。课堂上,有的老师带着学生在散文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感受散文作品风格各异的美;有的从文学作品中的量词入手,探索量词参与文学作品审美意境建构的微妙;有的从阿Q的形象入手,探究中外文学作品中阿Q类型的性格特征,教学内容紧扣课程标准,群文组合方式新颖巧妙,达到了单篇文章阅读难以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从教学方法上看,老师们普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他们重视前置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完成,通过前置学习任务的安排,引导学生充分预习,充分展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老师们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如略读法、跳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比较阅读等等,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畅游,品味咂摸语言文字的妙处,感受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思想美。25堂群文阅读课,彷如一场盛宴,得到了评委会专家和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

整本书里提素养

▲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可谓是“万花齐放”“群雄逐鹿”。来自四川、重庆、甘肃、贵州、湖北的26位教师围绕高中必读书目《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展示了26节高品质、高容量,精彩纷呈的整本书阅读课例。26位教师精心设计打磨,针对日常整本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教学模式、路径策略等方面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教法。每堂课节节有亮点,课课有收获,不同的精巧设计中也蕴含着整本书教学的共性。

参赛教师们用自己的课堂展示为我们呈现了整本书教学中应有的“姿态”——重整体,以点带面。即每堂课的设计都表现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整”的意识:所选内容的勾连性,学习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环节的连贯性,评价方式的一致性;巧渗透,浅入深出。即重视教学中的情境化设计,结合学生自身经验,塑造生活化的情境,搭建递进式的教学支架,从而走向“深入”与“深刻”;精重构,结素融文。展示教师对既定的教学内容精心重构,结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学科知识”,适当融入“文化”“传统”,展示出一堂堂富有“语文味”的教学课堂。

精彩的课例给予了我们方法的指导,专家的深度解读,让我们在收获中反思满满,感慨万千。入得其境,出得其文;立于高处,览其路径。通过教师们的精彩演绎和专家们的专业诠释,我们更加明确了如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以整本书阅读为浆,向素养更深处“漫溯”。

点评总结余味长

西华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首席专家、硕士生导师杨勇副教授做了题为“整本书阅读的天光云影”的专家点评。他认为推进整本书教学要具备“四个意识”——课程意识、文本意识、整合意识、学情意识,他指出语文素养是在读书中养成的,要明常识,学常理,抓常规,将阅读变成学生生活的日常化。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伟教授做了题为“改革密鼓催奋进,各竞风采春满园”的专家点评。张教授认为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探索,此次赛课做到了不断聚焦群文阅读的核心功能、努力提高群文阅读的指导效益、着力探索群文阅读的改革方向、形成了有效丰富群文阅读的组合形式,同时在不断探索如何做到“阅读群文”向“群文阅读”转变,做到“群而不散”“群而不乱”“群而不泛”。然而,群文阅读依然存在困惑和问题,语文教师要尽量做到“真研究、真改革、真教学成就了真阅读、真趣味、真思辨、真收获。”

正高级教师蒲彩军,特级教师杨标、苏细华、易晓四位专家评委组长对各分会场展评课例进行了深度点评,王子鹏和周鑫两位特等奖获奖选手发表了对群文和整本书教学的看法。总结起来,课堂要聚焦真实阅读,畅通兴趣卡点,聚焦融通阅读,破解思维难点,聚焦思辨阅读,治理精神堵点,聚焦驱动阅读,消除审美痛点,聚焦建构阅读,拥抱成长拐点。教学要强化关联、目标、生成、文本和生本意识,同时,在课堂上,议题统整、教学评价、思维引导、表达规范和学生动手要到位。此次竞赛课具备很多亮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学情把握到位,课前指导到位,阅读切入点多样,落点聚焦,学习情境创设意识强,有专题化群文思辨意识,注重教学逻辑,资源转化意识强,真正做到了在文本细节的狠抓深研中指导学生进行群文和整本书的思辨读写。

然而,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之旅刚刚启航,此次观摩也留给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比如,如何理解完整阅读视域下的专题思辨?如何处理教学设计创意新巧与共识性理解的关系?如何创设有价值、有思辨空间的问题情境?如何把握文本解读与教学解读的尺度……

▲活动总结

结语

“青山峰峦秀,江河日月长。心宽天地远,性静万象生。”遂宁中学所有语文教师都将继续在阅读教学广博而深厚的土地里深耕躬行,让语文滋养学生生命的成长,让阅读成为学生心灵的能量。

▲参会四位教师合影

教师学习感悟

“人间四月芳菲在,整书阅读始盛开。”2023年4月14日,我怀着满心的期待有幸参加了四川省2023年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更好地引领对初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课型及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本次活动聚集了来自四川全省21个市州的44位高中语文教师,与来自湖北、重庆、甘肃、贵州的7位同仁,携精心打磨的51节群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课例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

在听了各位专家的深度解读以及各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后,一直在整本书阅读迷途中探路的我可谓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论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精彩绝伦的思辨探讨,还是老师们精妙的设计和灵活的课堂机智都给了我内心诸多触动。我深刻地意识到,整本书阅读缘起有因,为之有法有度。下面谈谈我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整书阅读缘起有因。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整本书阅读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难发现,整本书阅读是当今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趋势。传统的单篇式教学往往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导致教学走向片面化,难以发挥语文教材的多重功能。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则改变了语文教学“知识无序、内容脱节、主题并列”的格局,出现了“以议题为引领,提纲挈领,多元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新局面,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群文”和“整本书”并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群文”以“群”的方式组合多篇文本,而“整本书”就是让我们以整体性思维来思考“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问题并设计,以整体渐进的方式推进教学,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整本书阅读教学”是“群文阅读”更进阶的一种形式,是中学生输入知识和获得新知的必然之路。基于种种,整本书阅读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整书阅读为之有法。通过观摩本次活动,我更加明确地意识到“整本书阅读”

应有的“姿态”——首先是“重整体,以点带面”。即每堂课的设计都表现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整”的意识:所选内容的勾连性,学习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环节的连贯性,评价方式的一致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因为全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所以教师需要在广泛的内容中进行取舍。教学内容的“整”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择有价值的教学点,以一个教学点勾连起整本书的阅读,设置整体性的教学目标。张湘杰老师的《花开殊途终同落,人生逆从皆同悲》、罗昌娟老师的《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李洁老师的《绽放与凋零一一青春的毁灭》等课例都很好地关照到了这一点。而教学环节的“整”指的是教师的活动设计具有连贯性,环环相扣。以谈进老师《中国的乡土,乡土中的国》为例,本堂课以“差序格局”概念串联课堂,课堂环节以“理解涵义”“归纳特点”“详解成因”“现实意义”几个步步为阶的核心步骤进行,整堂课闪耀着理性的逻辑思维光辉。评价方式的“整”则指几个阶段的一致性,即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研习。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面对开放多元的文本来展开的,因此学生的阅读学习有着鲜明的个性烙印。面对这样的问题,参赛教师展示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即将学习与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和开放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所思,以学生的思考激发思辨,以学生的差异生成新一轮的思辨探究。

其次是巧渗透,浅入深出。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在这次的整本书阅读展示课中,参赛教师重视教学中的情境化渗透,结合学生自身经验,塑造生活化的情境,充分发挥语文实践活动载体作用,搭建递进式的教学支架,从而走向“深入”与“深刻”。在本次活动中不少教师都创设了优效的情境,以张湘杰老师的《花开殊途终同落,人生逆从皆同悲》为例,创设了“模拟人生游戏”这样的大情境,以“讨论关键故事的选项设置”“量化得失的数值设定”“分享游戏结局设置”三个核心任务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和活动,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红楼梦》整本书的真正理解。

最后是精重构,结素融文。展示教师对既定的教学内容精心重构,结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学科知识”,适当融入“文化”“传统”,展示出一堂堂富有“语文味”的教学课堂。以李飞扬老师的《有情海棠含春笑一一遇见史湘云》一课为例,教师就引导学生采用“略读法”和“筛选式”阅读法来理解文本。通过略读,让学生大致了解关于人物的主要情节。在略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又出示了新的读书方法:“筛选式”阅读法。学生再次运用这种方法自主阅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情节细细品读,并展开交流探讨,最后让学生理解人物身上独特的审美意蕴。这样的课堂既关注到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又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文以化人”的中华文化意蕴。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入得其境,出得其文;立于高处,览其路径。精彩的课例给予了我方法的指导,专家的深度解读,让我看到了关于整本书阅读更高度、更全面、更深化的内涵。整本书阅读,知其缘何,明其何为。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立足实际,回归常态,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深耕细研、不断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之良策。通过系统化、序列化、科学化的整本书教学设计,落实整本书阅读新思想,构建整本书新格局,造就课堂新气象,书写阅读新篇章。“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整本书阅读应真正在课堂内“落地生根”,借此次活动的“一夜好风吹”,欣赏那“新花一万枝”的语文之花盛况。

——李姝漪老师

本次整本书以《红楼梦》为研究母本,要求教师选择合理恰当切入点,建立局部与整体有机关联,既要符合课标精神,通过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方法,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又要注重策略转化,实现阅读方法经验有效迁移,读写转化。整本书阅读展示课具有极高的参考学习价值。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秦建平老师的《一枝一叶也关情——植物与人物》别开生面,角度新颖,他以林黛玉、薛宝钗各自住所代表植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形象。湖北省宜昌一中谈进老师执教《中国的乡土 乡土中的国——用差序格局解读<乡土中国>》,逻辑严密,概念界定清晰形象,将原本枯燥晦涩的学术理论具象化,两堂课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极高,获得与会教师高度评价。

参与竞赛课的十一位教师同样让人惊叹,他们对《红楼梦》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或独特性别视角观照人物及命运,或聚焦关键事件揭露贾府衰亡预兆,或品味诗歌语言鉴赏写作技法,或追问特殊意象感悟红楼悲剧……正应了一句话“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还得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总结起来,我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参赛教师选择的切入点多数以人物形象、诗歌语言、关键情节为主,学生大多耳熟能详,能针对该主题积极思索,发表见解,谈得广、谈得深,跟以往的“一言堂”教学,靠老师讲,靠少数学生说,有本质区别。比如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王明杰老师执教的《烂泥扶不上墙——从贾府衰亡之男主子责任探家风建设》课堂上,学生围绕主要男性角色,就“从家族男性得角度探究衰败过程中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展开积极辩论,有理有据。分享中,有学生将贾敬与明朝嘉靖皇帝进行类比,展现了扎实的文史底蕴,受到在场教师称赞。

二、研读氛围活跃真实。为调动学生参与激情,参赛教师设置了较多师生活动环节,但又与传统“花架子”式的展示课有本质不同,主要还是集中在小组讨论分享,或群体问答层面,学生根据任务群提示、教师追问等获得启发,多数能够真正参与到话题研讨中去。公开课要出彩,教师有效准确的追问也是重要一环。对于教师的应变把控能力要求较高。湖北省宜昌一中谈进老师在该点上处理相当到位,展现出名师风采。《乡土中国》年代久远,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去甚远,这给学生阅读带来困扰。谈进老师以实际生活经验(微信、QQ群)作点拨、通过再追问的方式挑起学生兴趣点,促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三、意蕴题旨拔高走实。整本书教学并不排斥深刻,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红楼梦》的悲剧本质。参赛教师选择的切入点具体细微,导向的却是人生社会。比如四川武胜中学雷莉老师执教的《从无价宝珠到“死鱼眼睛”——一曲红楼老年女性的悲歌》一课,从仆妇、贵妇两组老年女性形象入手,分析她们变成“死于眼睛”的成因和悲剧,最后以问题“林黛玉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死鱼眼睛’?”启发学生思考林黛玉在逼仄的大观园的生存结局,由学生的探讨结果,自然引出“青春与毁灭”主题。

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语文人永远在路上。

——邓欣老师

当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迎对?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常常在繁重的日常教学和事务工作中疲于奔波,很少能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学、审视我们自己。于是教学中的问题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而积重难返,或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而把问题推卸到学生身上,我们明知道要变要改,但就是找不动撬动行为的那个支点。非常庆幸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可以沉下心来,去观察、去学习、去审视、去成长。

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并不陌生。我们常说的“以文解文”“比较阅读”等,与群文阅读的本质有相通之处。整本书阅读更是不陌生,我们从小读书就是一本一本地读。但现在我们倡导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与以前的那些相似的概念、相似的方法有何区别呢?

传统的单篇阅读往往重视文本的深入细读,即重在以解剖文本的方式阅读文本,但往往又有解剖过度,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支离破碎的结果。如何避免这种阅读的碎片化、区隔化、肢解化?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作用就在这里显现了。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这个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某种共识。整本书阅读以促进阅读真实发生、深度开展以目标,以《红楼梦》《乡土中国》等经典文本为蓝本,聚焦通识性、共识性的内容,构建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框架,坚持阅读为本、思辨为要、注重转化,给学生一个阅读的抓手。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共同构成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厘清了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才能认识到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不仅仅是把这些当前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变革仅仅当做博人眼球的“新词新语”。既埋头教书,又能抬头望路,始终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根与脉,以开放的姿态、理性的思考、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语文教学的变革中去,这是本次学习从思想上给我的最大启发。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11堂群文阅读课,2位专家的专题讲座,4位专家评委的点评以及2位特等奖教师的经验分享。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是高效课堂建构的本源。群文阅读也好、整本书阅读也罢,它们共同为语文课堂的有效、高效建构发力,那么这个力量的源泉在哪儿呢?我认为就在语文老师身上。语文老师的学科素养,对文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科特性的把握,就是课堂的立足点。比如以文史互证法解读三篇《六国论》、从“超现实虚构”解读小说文本的虚构与真实、从量词参与审美意境建构探究文学作品的意象之美、从阿Q形象看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类型化性格特征、从古文字的构字法解读诸子百家散文的主题意蕴,这些群文组文的角度新颖,且紧扣课标,体现出浓郁的语文味,没有老师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准确把握、透彻分析肯定是难以做到的。很明显,当前新高考的改革、语文学科的变革对语文老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的课堂来源于老师的精心设计,但仅有老师的设计也是不行的,好的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培养阅读素养,从而形成学科素养。11堂群文阅读课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以前置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增强课堂学习的核心凝聚力;创建真实情境,以五四青年节学校文学社编撰“青春”主题作品集的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青春的群文阅读。学生充分参与、充分卷入的课堂是那么生动活泼,情感与思辨的激荡、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漂亮,交织在一起,一堂堂课仿佛成了一段段动人的旋律,悦人耳目、愉人身心。

“青山峰峦秀,江河岁月长。”省教科院段增勇老师如是说,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和未来,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人应当追寻的当下和远方。

——漆芳芳老师

Copyright © 国家级示范高中-四川省遂宁中学校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2007609号-1  [网站资质审批号]:川教GZ-20120011   川公网安备 51090302000146号
[本部]:遂宁市育才西路96号  [联系电话]:(0825)2224785
[介福路校区]:遂宁市介福西路  [联系电话]:(0825)2318440
  [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电话]:(0825)2988759
[Email]:sn_wgb@126.com [网警电话:110]
技术维护:四川盟正科技有限公司 0825-2222245 微信:snwzjs QQ:12581378 邮箱:12581378@qq.com

GMT+8, 2024-5-17 12:17, Processed in 0.023112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


学校二维码
请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