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遂宁中学的发展轨迹:1986—2004年
2012-4-13 00:00
|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98
第六节 迈向“名校”的遂宁中学
(1986—2004年)
遂中早在学宫、书院时期,其教学质量之高,已闻名遐迩。据明人王廷恕说:“唐宗迄元,擢科第而登朊仕者为蜀之冠,观于雁塔可考也。”据此可以推知,如果在这几代评名校的话,遂中必列全省榜首。在民国时期,单以明耻中学来说,它的校风、教风、学风之好,亦为世人瞩目。当时附近几县的学生都以能考进明耻为荣。而它所培养出的学生亦有很多成为“伟器”的。如渣滓洞革命烈士许盛清,为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世界知名肿瘤医学专家谢大业,乃是1945年由明耻毕业而考上国立上海医学院的。远者如台湾大学教授丁记涵、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振辉、太原机械学院教授谢文林、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殷传福等,近者如绵阳地委书记周裕德、遂宁市政协副主席张宜荣、遂宁地下党河沙起义负责之一雷金声等,他们都是沾明耻时雨之化而成材的。可见明耻已具有名校之实。至于建国后,遂中1953年就被列为全省重点中学,80年代,以其教学质量高而被誉为全省“五朵金花”之一。照理说,90年代末期,遂中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中学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事出逆料,四川一批、二批国家级示范高中都与遂中无缘。个中原因,我们不可能归咎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因为其他兄弟学校也同样没有逃脱这一浩劫),也不可能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更不可能追究导致遂中这次惨败的责任,我们只能列出遂中走向全国名校的事实过程。
<改进、健全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改进,首先体现在校长的公选上,学校的兴衰成败,系于校长一人资质的优劣。1952年后实行校长责任制,“文革”中校长被打为“走资派”,权力被剥夺。1978年,“拨乱反正”后,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校长在党支部领导下工作,于是实际上党支部书记是学校掌权的第一把手。而党支部书记、校长又分别由相关的上级任命,同时教职工也都由相关的上级调派,这种体制必须滋生许多弊端。2001年初,遂宁市委、市府鉴于遂中当时的实际情况,毅然决定对遂中的校长在全市实行公选,当时报名参选的有二十六人。经过笔试前六名进入第二轮答辩及民主投票等程序,答辩前三名进入组织考察,最后李明亮胜出,成为遂中第一任公选校长。同时,市府又决定遂中实行校长责任制。
遂中校长由上级任命改为公选,由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改为校长负责制,是一次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既能充分反映群众意愿,体现民主性,又能避免任人惟亲,有利于选贤任能。同时又避免了以党代政的弊端,走上由内行、专家来办理学校的轨道。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李明亮没有辜负领导和群众的期望,力挽狂澜,带领全校师生向全国名校冲刺,使遂中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领导体制的改进还体现在中层干部的任免上。2001年以前,校长以下领导成员,由校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物色、提出人选,再经协调统一意见,报经上级批准任命,但也常有上级直接任命的情况。这样做,校长虽还没有用人之权,却有遴选推荐之权,比之完全由上级委任又前进了一步。2001年,李明亮大胆改革,采用“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对于中层干部实行自愿报名,通过“竞选”,群众公议,上级核定后任命的办法,使中层干部的人选更加民主和透明。当时通过“竞争上岗”的中层干部有:办公室主任许玉权、政教处主任王昌夕、教导处主任刘蒲林、教务处副主任米绍德、体卫艺术处主任李作怀、保卫科科长方太操等。这些人均由遂宁市教育局下发[2001]55号文件正式聘用,聘期均为三年。这几个被聘用的同志,他们团结一致,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对遂中迈向全国名校做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4月,经过公选,许玉权、刘蒲林被正式聘任为副校长,2004年王昌夕被选为校党总支副书记。此外,先后米绍德被聘任为教导主任,吴明杰被聘用为办公室主任,张铃被聘用为政教处主任,张勤燕被聘为教科室主任。这样一支领导队伍,有力地保证了遂中“创重”工作的完成。
<壮大、优化教师队伍>
遂中教师队伍,在建国初期,是在原明耻、精一、涪江、县男中、县女中以及当时遂宁专区所属的几个县选拔而来的,其素质之高,自不待言。60年代初期,每年暑假高等师范院校分到绵阳专区的毕业生,首先由遂中、南山中学择优选用,质量自然也不错。这些教师到90年代大多已经年老退休,加上学校教育的发展,我校扩招了好多班。这样,教师自然就出现严重短缺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以前的一味由上级委派的人事制度,显然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于是逐渐实行聘任制。
严格地说,聘任制是校长聘任教师,聘与不聘,权在校长;而教师也可以自己决定受聘或拒聘。80年代后期,遂中开始试行聘任制,虽然也给教师发了聘书,但并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只是对教师履行聘任手续,确认“聘任”关系而已。校长并未自聘教师,也无教师辞聘解聘,还是教育局照样向学校委派教师。实行聘任制与否,一切基本无差别。
但是,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出现了不平衡,大分化。以学校而言,很快拉开了优劣的差距;教学环境的优劣,教育质量的优劣,学习水平的优劣,升学情况的优劣,教职工待遇的优劣,教师素质的优劣……既然是竞争的社会,谁不想趋优而避劣。于是教师的聘任制、人才的流动、学生的流动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已势在必行。于是1997年后,我校通过两个渠道招聘教师。一是从其他学校招聘教师。其他学校来我校应聘者,须先交有关材料(如毕业证、奖状等),然后由学校统一时间,通知他们到学校试讲和面试。由评审组(其成员为领导与该科教研组长等)打分评定。合格者,由学校通知他们同意接收。一是从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聘。每年我校都要到西南师大、四川师大、西华师大三所师范大学去挑选人(也有其他师范院校毕业生自动来校应聘的),其程序也与上面的大体相同。
从1997年以来聘入我校的教师数以百计,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骨干教师。如:阳作廉、欧阳军、李作怀、余云爱、欧斯云、谭乔华、刘晓燕、宋秀英、邓蓉、邓小芹、易方元等。到2004年,遂中教师队伍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有大的发展和提高,专任教师由建国初期的20余人发展到476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省优秀教师、省市学术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等21人,学历达标率为99%,职称学历结构优化,学科配套,已组成一支教学业务精良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制定宏伟规划>
1985年,校长徐诚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率先在遂中实行改革,制定了《遂宁中学改革方案》,并在我校第一届第一次教代会上获得通过。这个方案拟定了我校六年远景规划,提出了六年奋斗目标,把我校改革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三年时间,简称两个三年规划。
第一个三年规划(1985—1987年,简称“一三规划”)。改革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是:通过三年改革,把遂宁中学办成一所能模范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初步形成“团结进取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有比较坚强的教师队伍,有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料,有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比较优美的教学环境,双重任务完成好,教学质量高,在全省中有影响的重点中学。
第二个三年规划(1988—1990年,简称“二三规划”)。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方针,深化整体改革,办出遂中特色,把遂宁中学办成省内外有影响的重点中学。在这个规划中,提出了“三好四有”的具体构想作为学校工作的奋斗目标。“三好”的具体指标是: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好,校风好,教学质量好。“四有”的具体指标是:有比较坚强的教师队伍,有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料,有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比较优美的教学环境。
通过实施两个规划,开创了遂宁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1985年10月,市教育局对我校进行首批重点中学检查验收。一致认为我校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全面贯彻方针的做法正确。1986年12月,我校又被评为市学校先进单位、遂宁市首批命名的文明单位、遂宁市教育工会先进单位、遂宁市三优一学先进单位、遂宁市体育卫生先进单位、中共遂宁市直属机关先进党支部等。全体学生思想品德、智力、体质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较大提高,“三率”指标不断上升。1985年我校共有应届高中毕业生255人,高考上线155人,上线率达到60.7%;1986年共有应届高中毕业生256人,高考上线179人,上线率达到69.92%,如果加上补习生,上线总人数达288人。87年共有应届高中毕业生243人,上线194人,上线率79.8%。其中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有127人,占考生的53%。应届生各班高考人平成绩均在500分以上,段恒兵总分615分,名列全省理科第三,同时还打破了连续10年无人考上中国科大的局面。
第三个三年规划(1991—1993年,简称“三三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在“一三规划”和“二三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继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学校办出特色,系统成为实体,经过三年努力,把遂宁中学办成省内外更有影响的重点中学。
开展继续教育,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业务水平,道德品质修养。对学历已合格或通过学历补偿教育取得合格学历,以及通过教材教法考试过关的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主要通过“岗位职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来完成。遂中的办学特色是“教劳结合好,动手能力强”。
第四个三年规划(1994—1996,简称“四三规划”)。“四三规划”是“一三规划”、“二三规划”、“三三规划”的继续、深化和发展,也是遂宁中学整体改革实验的最后阶段。“四三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在前三个三年改革规划完成的基础上,优化育人环境,强化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办出特色。经过三年努力,全面完成遂宁中学为期十二年、分四步走的整体改革方案,把遂中办成省内外更有影响、更有特色的重点中学”。
四个三年规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遂中的发展,199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全省首批30所重点中学达标验收,学校入编《中国名校辞典》,为学校迈向“国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后,遂中曾一度滑入低谷。2001年,市委、市府采取了果断措施,公选校长。李明亮上任后,为适应遂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遂宁中学这一教育品牌的优势,更好地为遂宁追赶型、跨越式经济发展服务,对学校未来15年的发展作了切实可行的规划,现转录如次:
一、遂中的办学目标:
近期目标:2001~2003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形成“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
中期目标:2004~2010年,实现“五个一流”,进入全省十强。即实现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在全省国家级示范高中综合排名中进入前十名。
远期目标:把学校办成高质量、第一流、有特色、示范好、在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中华名校。
二、遂中的办学思路:
走改革创新之路,打造遂宁教育的第一品牌;走规模效益之路,带动遂宁教育的腾飞。
三、遂中的培养目标:
为高校和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四、遂中的教育思想:
办学理念:诩文明、助化导。
办学宗旨:明体达用,卓然为当代器。
办学思想:以德树人,和谐育人,自主成人。
优良传统:团结向上,师生共勉。
遂中精神:拼搏进取,永创一流。
五、遂中的办学规模:
李明亮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体两翼”战略的设想。所谓一体两翼,就是以校本部为主体,东校区、北校区为两翼。
校本部是学校行政办公地,对外的窗口,办好精品高中是其办学目标。东校区作为教育改革实验基地,采取“开放式办学、封闭式管理”,办成素质教育的样板是其办学目标。北校区作为学校高中生源基地,主要办好初中,为学校输送优质高中生源是其办学目标。
校本部:根据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主要指占地面积),定位在高中每个年级14—16个班,共计42—48个班的规模,共计2400—2800人左右。
东校区:在2007年秋达到90个班的规模,4500~5000名学生。
北校区:每年招收14~16个初中班,达到42~48个班的规模。在校学生2300~2600人。
使学校总规模保持在174~184个班,在校学生保持在9200~10000人。
“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为遂中成为川中教育航母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六、遂中品牌优势的发挥:
在近三至五年内,加强对北校区(原遂宁三中)的管理,促使其高速发展,成为遂中优质生源基地。
在近十年至十五年内,通过遂中品牌优势的辐射,吸引更多的学校以遂中为依托,组建遂宁的教育航母,担负起振兴遂宁教育的使命。
遂中是一所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重点中学,在过去的不凡岁月里,为遂宁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遂宁更以豪迈的姿态、崭新的形象迈步在新世纪的曙光里,她必将在遂宁追赶型跨越式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再显身手,努力塑造并发挥自身教育品牌优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再立新功。
<宣传、展示遂中>
1994年,在市委支持下,相继召开了两个大会,一个是全省重点中学校长联谊会,一个是遂宁中学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会议期间,全省重点中学校长和遂中的校友云集遂宁。他们参观学校后都盛赞遂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如时任市长李太银,在校庆庆典会上,对遂中九十年来的发展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遂中的教育改革作了充分的肯定,对教职工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
两会的召开,在遂中历史上,意义是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是遂中辉煌历史的展现,也是历代教职工艰苦创业、努力奉献的结果,它使遂中在省内外更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它使遂中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记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使“展现遂中,了解遂中,发展遂中”的会议主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03年,遂中又在《遂宁日报》开辟了《遂中英才榜》专栏,系统介绍从1905年以来遂中培育出的人才,计先后介绍了地师级以上的领导、博士、教授、专家等100多名。这个专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市领导非常重视。时任遂宁市委副书记的任永昌亦非常赞赏遂中人才之众,并说他“每期都看了的”。遂宁市志办及市政协亦索要该材料。但可惜介绍不全,对1905年以前的英才付诸阙如。其后《遂宁电视报》又辟专栏“遂宁撷英”,将遂中从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到2004年的英才作了介绍,弥补了《遂宁日报》的不足。
这些宣传展示,使人们更加了解遂中,扩大了遂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改善办学条件>
遂中校本部占地只有60余亩,以原有的办学条件,无论软件和硬件都远没有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标准。学校于是除依靠国家投资外,并多方筹集资金,按现代化的标准对学校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改造。先后修建了“一三宿舍”、“二三宿舍”、“三三宿舍”,解决教师住宿之需,先后建成了继光楼、卓娅楼、雷锋楼,以满足学生上课实验的需要;此外,还先后修了300m标准跑道、运动场、新校门、
高标准游泳池、女生公寓(桃苑)、男生公寓(李苑)、学生食堂(馨苑)等。在教学设施现代化方面,建立了校园网,网管中的一个、五百个终端接口。新建网络教室三个。……现代化的办公工程也已启动,互联网、校园网、党政网业已开通,使遂宁中学驶入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并按“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配置了理、化、生、音、体、美的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
2002年2月,遂宁市委、市府为使遂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给遂宁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满足遂宁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面提升遂宁中学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并带动河东新区的开发,遂决定投资8300万元,高标准、大手笔建设遂中河东新校区,2002年9月在新校址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市委书记邓川宣布开工,市长邓新民作了重要讲话。2003年8月,一所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新校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成立创重工作领导小组>
面对学校“创重”任务重、时间紧、条件差等困难,以李明亮为首的遂中人,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一往无前的勇气,坚忍不拔的精神,勤奋、踏实、高效的工作,群策群力,知难勇进,全力以赴,确保成功。乃于2002年1月,成立了“创重”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明亮
副组长:周方余、刘勤、彭友铭
组 员:许玉权、王昌夕、刘蒲林、李作怀、方太操、段学敬、李永强、林晓凤、米绍德、李太松、王多明、唐悦、何朝芳
下设四组一室,即:
1.硬件建设小组
组长:李明亮
成员:段学敬、李永强、李太松、王多明
其职责为:负责学生公寓、食堂、风雨操场、科技楼修建,运动场塑化,征地,教学仪器、设备达标,教学楼及“一三”宿舍楼装修,校园绿化、美化及相关资料准备。
2.教学科研小组
组长:彭友铭
成员:刘蒲林、米绍德
其职责为:除抓好常规的教育教学和教务处所负责条目的资料收集整理外,尤其须抓好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学科研、研究性学习、多媒体课件、教育教学辐射等工作,切实组织教师实践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
3.校风建设小组
组长:周方余
成员:王昌夕、李作怀、方太操、唐悦
其职责为:除抓好日常的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卫艺术工作及相关条目的资料收集整理外,尤其须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含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师生礼仪训练、升旗仪式、课间操以及文艺汇演等工作。
4.实验分校小组
组长:刘勤
成员:林晓凤、何朝芳
其职责为:按“国重”评估的要求,做好实验分校方面相关工作。
5.办公室:许玉权
其职责为:除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及负责的相关条目的资料收集整理外,还须作好“国重”的申报工作(含申报报告、自检报告的撰写),展室的设计、布置以及整个“创重”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
同年3月15日,遂宁市府成立了遂中“创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锦明(副市长)、副组长杜云怀(市教育局长),成员为遂中校长李明亮和市各大局的局长。从这个领导小组的成立,可见市府对遂中“创重”工作的重视。
<荣列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3年是遂中不平凡的一年,是遂中跨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一年。
3月7日,省教厅对遂中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工作进行调研(初检)。基教处严培坚处长、体卫艺术处魏晓勤副处长、装备处赵晓玲副处长、省教厅“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工作办公室张志刚主任、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等领导陪同,通过调研,对我校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创重”工作一举成功,为遂宁人民做出贡献。
4月11日,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来我校对创重工作进行初评验收,对学校工作作了充分肯定。
6月18日,遂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汇报会在康年大酒店举行,到会的有省教厅纪委书记刘伟、基教处副处长曾全及专家组成员一行12人,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领导以及学校校级干部。省教厅专家组曾全副处长介绍了评估日程安排、内容和方式,副市长何成炳作了重要讲话,李明亮校长作了题为《时代赋重任,拓展创新宇》的工作汇报。
6月20日,省教厅曾全副处长主持了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总结会。到会的有专家组成员、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领导及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专家组分组总结各个方面的情况:(一)队伍建设:①遂中名牌老校,五面红旗之一,“诩文明,助化导”的办学理念让人激动,大部分教师应用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给学生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②教育科研、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明显。③校长实行公推公选,实行校长负责制,走到了全省的前列。(二)教学管理:①“科学、民主、和谐”是一种很好的管理体制。②教学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力争把遂中做大做强。③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力度,重实、重细、重勤。(三)办学效益:①办学理念要有继承也要有发展。②教育科研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③应加大力量对优生的培养。④有些班额太大,不利于教学。(四)办学条件:①学校教育设施投入了很多,但还不够。②加大设施、设备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
评估组组长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田继万宣读了《综合评估意见》,省厅领导刘伟、遂宁市委任永昌副书记亦分别作了讲话。
7月25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03]182号文件,批准遂宁中学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7月29日,全省重点中学校长会在广汉召开,会上举行了授牌仪式,校长李明亮接过由省教厅副厅长汪凤雄授给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铜牌。
9月8日,遂中新校区落成,在新校区举行庆祝落成及授牌仪式大会。到会的领导有高力平、邓承志、邓新民、袁本朴、任永昌、蔡永贵、罗勤宏、陈贵华、王汉东、何成炳、张锦明、郭祖洪等。省教厅领导高力平正式向李明亮授牌遂宁中学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至此,遂中人圆了“国重”之梦。长江后浪推前浪,沐浴着改革春风的遂中人,定会在遂中辉煌的史册上谱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